每周荐书 每周荐书 当前位置 > 
  • 作者:季羡林
  • 印刷时间:
  • 页 码:287页
  • 书名:远行记
  • 出版日期:2023-04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次:

       

一、大师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佛学家、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的散文淳朴恬淡,于平凡中见深情,于细微处见智慧,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二、内容概要

《远行记》并非一部单一的游记,而是季老散文作品中以“旅行”和“足迹”为主题的文章合集。书中主要收录了他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赴德国求学的经历以及后来在印度、缅甸等地的访学见闻。

1.第一部分《赴德国》:详细记录了他在二战烽火下,在哥廷根大学长达十年的求学之旅。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远行,更是学术与精神的苦旅。他描述了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师友之情,以及在战争阴霾下的所思所想。

2.第二部分《印度》:作为印度学专家,季老笔下的印度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神秘。他追寻玄奘的足迹,走访名胜古迹,以一位学者的独特视角,观察和思考这个文明古国的过去与当下。

3.其他游记:书中还包含了在国内各地考察访问的随笔,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核心亮点与推荐理由

1.一代学人的精神史诗:这不仅仅是一本游记,更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里,于世界舞台上求索知识、坚守初心的真实记录。它展现了一代人的风骨与担当。

2.跨文化的深邃思考:季老通晓多国语言,深谙中西文化。他在书中对中、西、印文化的比较和思考,深刻而独到,能极大地开阔读者的视野。

3. 淳朴真挚的文风:季老的文字“淳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平实自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读他的文章,仿佛在聆听一位智慧长者娓娓道来,让人内心平静。

4. 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书中描绘的二战时的欧洲、建国初期的印度,都是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卷。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历史对话,感受时代的变迁。

5. 永恒的阅读价值: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价值历久弥新。书中关于求学、关于人生、关于文化差异的思考,对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年学子,依然具有极强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四、适合读者

1.文学爱好者,尤其是喜欢散文的读者。

2.对民国学术大师、留学史、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

3.准备或正在海外求学的学子,能从中获得共鸣与力量。 任何希望在浮躁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人。

五、总结:

《远行记》不是一本浮光掠影的旅行指南,而是一本需要静心品读的精神食粮。跟随季羡林先生的笔触,我们不仅能“远行”万里,更能“深入”自己的内心,收获一份难得的澄明与深刻。